你知道吗,早些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》新增一百七十一条新词中,“剩女”一词就与“断背”、“学术超男”、“车奴”等成为正式日常用语。而“中女”则是近年兴起的新名词,常见于香港杂志,最早来源于形容男人的“中坑”,跟后者有所不同,前者多与“单身”二字形影不离,但区别以往带有明显贬义味道的“老姑婆”,单身中女则多形容年过三十、感情没有着落的职业女性,她们徘徊在“不嫁”与“嫁不出”的边缘,患得患失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不是自梳女
国内某著名论坛的情感天地,就特意开了一个“三十不嫁”的专区,供中女们在上面大吐苦水,而根据她们的留言和讲述的故事,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大龄不婚的缘故,归纳为几条:一是不愿意嫁条件不如自己的;二不愿意过早成婚而流于平庸、流于世俗;三是不愿意像有些已入“围城”的人那样,再重蹈同床异梦、没有感情交流的婚姻的覆辙;四不愿为了婚姻牺牲自己的事业和追求。综上所述,大部分的理由都属于主观性质,而且还有相当部分人认为自己虽然到了“大龄”的阶段,但也仅仅是年龄大了点而已,自己无论是外貌、气质、才华、职业、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,都丝毫不比别人差,甚至明显优越于他人,她们宁可“洁身自好”,也绝不凑合、草率成婚。
踏入09年,佳敏就刚好35岁。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,为了躲避众多亲友那句让人不胜其烦的“什么时候轮到你派利是?”,她跟另外一个单身闺密到马来西亚某角落避难,两人在岛上开起了自梳女的玩笑,设想着是不是要趁着广州楼价低迷买间“姑婆屋”。后来,佳敏还是承认,自己这一群中女,跟自梳女的不婚精神有些许相同,但本质却又不同:自梳女因为拥有经济独立的身份而抗拒盲婚哑嫁,而她们则多是在自由恋爱的逐浪中败下阵来,不得不从单身生活中挖掘幸福。
对以往的恋爱史,佳敏不想一一重提,她坚持认为自己不结婚是因为找不到匹配的对象,但却忘不了最难受的一次。同单位的前男友跟自己分手后,很快找到幸福,结婚、生小孩、发胖,逐步成为一个不怎么吸引人的“中坑”,但生活却是充实的。直到今天,佳敏依然不能大方地去祝福对方,午夜梦回之时,却将别人的妻子身份与自己对调。“也许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,对貌似幸福的婚姻依然有憧憬,从小到大都觉得结婚生子才是女人的正路,谁知现在自己却走了‘歪路’”。佳敏后来离职跟朋友创业,生意不错,在观察一些单身楼盘,努力看家居杂志,准备在这个曾经伤心的城市安家。早前她在网上看到一句不错的激励语,决定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。———“找不到爱你的人,更要好好地爱自己,吃自己喜欢的菜,如果你爱吃子姜炒牛肉,明天就做牛肉炒子姜,做自己爱做的事。”这一回,就算是住进真的姑婆屋,她也不怕了。
婚姻不是长期饭票
相比佳敏的悲天悯人,纳纳则怎么看都属于理直气壮的独身主义者,也许跟她年纪小三岁有关,又或者跟她身边的闺密遭遇有关。纳纳形容,从二十五岁毕业之后,每次的闺密聚会都像一场婚姻研讨会,从最初的期待到中期的急迫,再到最后的绝望,不知道是大家都比较倒霉,还是真的从四个现代女性身上就折射出这个婚姻不幸的社会。纳纳的两个闺密A和B在奔三之前就成家,但B却在第二年离婚,现在努力来回于相亲饭局间;而A则对婚姻忧心忡忡,去年过年前的聚会,她终于挺着个大肚子过来,说一来怕被老板炒鱿鱼,二来怕老公的外遇境况愈发严重,不得不出绝招,而纳纳却心想这有可能是自绝的招数。C则跟纳纳一样保持单身,想不到在大学时代最爱谈恋爱的两个人都还“嫁不出”,纳纳总是这样揶揄,C则保持惯常的冷艳状态不答话。据说她卷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三角恋爱中,输赢依然没有定数。
婚姻早已不是长期饭票,既然结婚未必能得到幸福,那么不婚又何尝一定孤清?这是纳纳的理念,她有时候很想给婚姻找个合适的理由,但是想来想去,都没有新鲜的借口。这不仅让她想起大学时代某位特立独行的老师,她条件上佳,年近四十却孑然一身,有次课后纳纳找她倾谈,老师说出单身的理由“可以给我更多的时间看书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结婚之后也许就要生小孩,但我却没有把握一定能把她/他教育成人”。当时纳纳觉得这段话很酷,但到了后来,她就发觉,自己已经深深为其所“毒害”。
婚姻也许就是为了找一个人来陪伴自己走完人生,纳纳认为,如果真的是只具有陪伴功能而已,那么友情、亲情也具有几乎相同的效果。她从来不拒绝爱情的来临,只是要将其视作终身追求,却似乎有点不靠谱。
后记:
我们的电影向来喜欢拿中女开玩笑,如果你细心观察,几乎每部喜剧电影中都能找到一位滑稽的高龄未婚女,作为玩笑的发泄口而存在。如最近热映的喜剧片《家有喜事2009》中的吴君如就扮演了一位事业有成,但是感情却没有着落的中女,吴君如扮演的中女在感情寻求的道路上常常是笑料百出。尽管吴君如版中女最终觅得如意郎君,但重要的是,她们的滑稽或者可恨,却时时让我们女人认同,并且和男人们一起,笑不可抑。不是可悲,而是越出规范之外遭受的另类歧视。